成本会计怎么核对成本(审核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及其有关原始凭证)
成本会计怎么核对成本 ♂
会计核对成本费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凭证:
首先要收集所有与成本相关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付款单等。
核对数量:
根据凭证,核对实物数量和记录的数量是否一致。
检查单价:
确保每一项成本的单价与合同或市场价相符。
核对金额:
计算每一项成本的小计金额,再汇总成总金额,与财务记录的金额进行核对。
分析差异:
如发现差异,需分析原因,是人为错误、市场波动还是其他原因。
记录和报告:
将核对结果记录在案,并报告给相关人员,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定期复核:
定期对成本进行复核,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内部控制评价:
评价有关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有效且一贯遵守。
明细表复核:
获取相关成本费用明细表,复核计算是否正确,并与有关的总账、明细账、会计报表及有关的申报表等核对。
明细子目审核:
审核成本费用各明细子目内容的记录、归集是否正确。
大额业务抽查:
对大额业务抽查其收支的配比性,审核有无少计或多计业务支出。
会计处理正确性审核:
审核会计处理的正确性,注意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间在成本费用确认上的差异。
主营业务成本审核:
以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为例,审核明细账与总账、报表是否相符;审核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及其有关原始凭证,确认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经营成本口径是否一致。
生产成本分析表:
获取生产成本分析表,分别列示各项主要费用及各产品的单位成本,采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将其与预算数、上期数或上年同期数、同行业平均数比较,分析增减变动情况,对有异常变动的情形,查明原因,作出正确处理。
采购成本审核:
审核由购货价格、购货费用和税金构成的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审核购买、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各项应缴税款是否完税并计入存货成本。
通过以上步骤,会计可以有效地核对成本费用,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和出纳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各自扮演着重要且相互关联的角色。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工作内容:
会计工作内容
账务处理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对各类经济业务进行记录。
定期对总账和明细账进行登记与核对,保证账账相符。
财务报表编制
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税务申报
计算各类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等,并按时进行纳税申报。
依据税法规定,准确填写纳税申报表,确保企业履行纳税义务。
出纳工作内容
现金收付
按照规定收付现金,如收取销售货款、支付员工差旅费等。
每日盘点现金,确保账实相符,对现金进行日清月结。
银行存款管理
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如支票兑现、银行转账等。
定期与银行对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证银行存款账目的准确。
现金保管
妥善保管企业的现金,确保现金的安全。
将现金存放在保险柜中,严格遵守现金保管的规定。
现金日记账登记
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记录现金的收支情况。
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笔登记现金的收入、支出和余额。
银行结算业务
负责公司各银行账户的开立、销户注销以及银行证卡的管理。
负责与银行的一般业务接洽,按时准确核对各类银行账务,及时清算未达账项。
支票管理
按规定购买、保管和存放支票、现金、票据,及时盘点登记,保证账实、账证相符。
费用报销
负责各项按相关规定审核批准的现金费用报销。
认真审查各种报销或支出的原始凭证,对违反国家规定或有误差的,要拒绝办理报销手续。
工资发放
负责发放职工的工资、奖金以及各项补贴等工作。
总结
会计主要负责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与核算,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决策制定。出纳则专注于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准确。两者共同协作,确保企业财务流程的顺畅运行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3183984895@qq.com